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暫趨緩和,為呼吸一口新鮮空氣,不少市民選擇郊遊行山避疫。郊野公園不但成為港人的避難所,更為野生生物提供理想的棲息環境...
「千祈、千祈、千祈;洗手、洗手、洗手!」2003年沙士期間董太說的一句口號,建立了香港人在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一點防疫意識基礎...
病毒跟人類捉迷藏,十面埋伏,危機重重。 如何保衛人民健康?如何保衛地球健康?如何保衛未來健康?
病從手入,防疫洗手,這個護身符,每個人都做得到,防疫之水,實在太重要了。試想想,無水洗手和冲廁對防疫有多大的影響?試想想,那些受旱災影響的地區,何處找水喝,找水洗手?
今時今日,洗手成為我們每天不斷重覆的指定動作,大家可有特別感受到水的重要性呢?
今日(2月27日)是國際北極熊日,與企鵝、蝙蝠、穿山甲、老虎、海豹等動物的處境相同,北極熊面臨著絕種危機,而且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...
近日人人鬱悶在家,待久了,總要出外放風。不想到商場跟撲口罩、排廁紙的人們擠在一起,很多人就想起到郊外走走...
習慣都市生活的你,最近一星期的生活應該跟過去的有很大不同。除了抗疫外,你有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嗎?
香港互聯網由大概1990年代開始發展,到2000年代,於香港的互聯網技術已經可以支持普及網上購物,e-bay和雅虎拍賣這類的買賣平台,漸漸建立了消費者在互聯網上買賣的習慣和信心,成就了今天互聯網銷售的發達。同時,時裝零售商也使用網絡作為主要推銷渠道,快速時尚(fast fashion)傳播得更快更廣,讓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,購買自己喜歡的時裝...
當市民對都市林之質素和服務的期望越趨提高,就意味著財政預算有增加的壓力(對政府當局來說,這似乎是個負擔所以不想觸及罷!)。一直以來,本港很多都市林組件(如郊野、公園、花園、綠化空間等)僅由政府資金去管理和運作也是個事實...
定期接收電子環保資訊及活動消息